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山东广播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合作社”变异成非法集资工具

    信息发布者:郭忠1965
    2019-06-04 09:35:29   转载





    齐鲁网6月2日讯(记者 何则伟 实习记者 郭辉)关注产品质量安全,山东广播电视台《民生直通车》栏目和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共同打造的《每周质量报告》,为大家提供最权威的质量发布,最专业的检测机构和最高水平的专家解读,打造有质量的生活。
    交1万块钱可以分红120块钱,三个月后可以分红280多块钱,半年分红320多块钱,你会不会参与呢?您可能不知道这里面存在着陷阱?



    2014年,河北柏乡县三地合作社因涉嫌非法集资突然遭警方查处,据参与入股的村民介绍,当初加入这家合作社是受了高息的诱惑。



    柏乡县南滑一村村民褚立强告诉闪电新闻记者,合作社说入股的钱,一万块钱投入进去4个月,返3100块钱。



    像这个案例一样,最近,有媒体报道显示,在国内其他省份,一些人打着“新型农业”的幌子,通过办“合作社”、搞“共享农业”、推出手机APP引诱会员认购果树、菜地、家畜等产品获取收益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后跑路,诱骗不少农民上当,而这在山东也有不少例子。



    “比如说某县某个乡镇的集资人打着新型农业的幌子成立了所谓的合作社,来诱惑老百姓向合作社进行存款,一开始,还给老百姓返还本金跟利息,可以说前几个月也进行了分红,随着老百姓存款越来越多,到了第3年,集资人卷款而逃,老百姓所有的存款打了水漂。”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稳定处三级调研员郭延新表示。



    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农村非法集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集资人的手段比较隐蔽,打着合法经营的口号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机构,并在各地设立类似银行式的网点,雇佣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蛊惑农民把本来想存入银行的钱存进合作社。



    郭延新认为,非法集资的合作社突破了社员制、封闭制的原则,把一些没有资历的老百姓吸入了专业合作社,在农村非法设立一些银行机构大厅以及柜台,雇用农村金融机构原来的在办员来蛊惑大家把想存入银行的资金存入了农村专业合作社,发放存折来诱惑欺骗群众进行存款。



    农村非法集资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则是承诺高额回报,有些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差,有一夜暴富的想法,抱着侥幸心理而进行投资。李某成立某种植合作社,以山东的一起非法集资案为例,2012年10月-2014年4月期间,对虚假宣传吸引农民投资,并按照活期、三月、半年、一年、两年、三年的时间不同,年分红分别为,1.2%、2.88%、3.24%、5.04%、6%、8.4%,且根据存款期限不同发放数额不等的奖金、手续费以及奖品,引诱周边农户投资存款,共吸引非法集资4588万元。



    “有一些老百姓经不住高息的诱惑,尤其是老年人和妇女,把自己一生攒的养老钱,抱着一夜暴富的想法全部投入进去,最后是本息全部付光,家庭损失很大,可以说是造成了家破人亡的地步。”郭延新认为。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4月底,李某和相关工作人员逃匿,除了已支付的30万元利息折抵本金外,仍有1634名农户的2657万元本金不能归还,案发后,公安机关追回赃款310万元,法院已对李某及其和某进行了判决。



    郭延新提醒大家,非法集资是风险资产,责任自负,政府不会买单。希望大家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风险集资的陷阱。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